文旅资讯>香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旅资讯 >香港

「中华文化节2025」六月至九月举行 以诗舞戏乐展现千载华夏文化

时间: 2025-04-09 15:25 来源: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字体:

  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策划的「中华文化节2025」将于六月至九月举行,其间举办超过280场表演艺术节目及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延伸活动、电影放映、展览,以及社区和校园活动,并邀得多个内地顶尖艺团和艺术家来港演出并进行文化交流。文化节让广大市民和旅客有更多机会欣赏各具特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项目,并助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市民的国民身分认同及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传承、转化和发展。
  第二届「中华文化节」的开幕节目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制作的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由国际着名编舞与视觉艺术家沈伟执导,是一部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与当代艺术语言和审美理念紧密结合的创新作品。剧目开创性地将现代舞蹈融合诗词、国画、书法、篆刻、古琴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细腻解构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意念和家国情怀,展开一场与文坛巨匠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此节目由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贊助。
  「中国戏曲节」是「中华文化节」的重要一环,今年精选六台高水平节目,涵盖京剧、越调、秦腔、越剧、粤剧和崑剧。戏曲节头炮开幕节目为中国国家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讲述五代十国末期吴越王钱弘俶尊奉正朔、自献封疆的历史故事,表达以民为贵,追求和平安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主题,立意深远。还有多个着名剧团及艺术家的精彩节目,包括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和浙江京崑艺术中心(崑剧团),并云集多名中国戏剧梅花奬得主,包括着名京剧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越调传承人申小梅、秦腔艺术家窦凤琴、谭建勋、屈巧哲、王新仓、齐爱云和张涛、以及越剧名家吴凤花、吴素英和陈飞等。
  今年戏曲节选演多个取材自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的经典剧目,其中由粤剧名伶阮兆辉担任艺术总监的《三气周瑜》和《长坂坡》,集合本港梨园老中青三代演员倾力演出。京剧经典剧目《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越调正装戏《收姜维》和秦腔传统大戏《回荆州》亦会先后登场,带一众戏迷回到三国群雄争霸之时。戏曲节期间亦会举办多项免费延伸活动,包括艺人谈、大师班、讲座、后台导赏活动、示范演出和展览,让大众有机会深入了解戏曲文化。
  延续文学艺术题材节目的还有明月耀香江—舞剧《李清照》,上海歌舞团以当代视角呈现宋代着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坚韧精神和赓续中华文脉的情怀。此舞剧融合舞蹈、音乐和舞台艺术,生动地呈现宋代美学和文人生活,让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下的连接。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是另一守正创新的舞台精品,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为主线,从「十二金钗」视角重构剧情,既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致敬,亦以年轻一代视角对民族文学经典进行重新演绎。此节目由康文署与紫荆文化集团合办。这两个节目同时为「国风国韵飘香江」系列节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二○二二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的「中华文化节」特设「茶文化」系列,文化节前奏节目、由香港「文化推广大使」、国际知名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担任艺术总监的「谭盾WE-音乐节」亦是系列节目之一。「谭盾WE-音乐节」除有香港管弦乐团的谭盾|《茶魂》歌剧音乐会外,亦有传统与现代敲击乐的对话和敦煌古谱及乐舞,包括《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乐团 &香港女子打击乐团音乐会》(世界首演作品《茶溜子》)和唐代遗失乐谱.乐舞《消失的藏经洞》,与乐迷共品茶韵,说好新时代中国非遗故事。除了舞台演出,「茶文化」系列亦特设展览、讲座和示范活动。
  西安是本届「中华文化节」的焦点城市,这座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保留大量秦、汉、唐等朝代的珍贵历史文物。文化节将西安极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秦腔」带到香港,由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团优秀演员演出经典名剧《周仁回府》,以宽音大嗓传承忠义精神。其他精彩节目包括由香港历史博物馆与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联合筹划的「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天下一统—陜西秦汉文明展」将展出当地珍贵的出土文物,而康文署与紫荆文化集团合办的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和康文署音乐事务处的《西安鼓乐》展览,亦将带领观众感受当地文化,促进两地文化交流。
  今年文化节继续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合作筹办多项舞台演出节目,包括「茶文化」系列的粤语舞台剧《茶马古道·断龙吟》、《古风·今咏》经典文学x当代舞蹈、《诗韵中华》音乐会、《太生与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音乐会和「再现经典—京崑折子戏专场」,发挥本地文化界的团结力量,亦弘扬中华文化的蓬勃创意。《大师传艺·寻古知新》讲座系列亦载誉回归,邀约各文化艺术领域的顶尖专家分享真知灼见。此外,粤乐集结号的《粤韵诗乡—杨伟杰、沙泾珊的大湾区国乐情怀》音乐会、香港天籁敦煌乐团的博物馆系列:《来自文物的声音》和钱秀莲舞蹈团的《和·春之祭共舞》等部分获国家艺术基金肯定的本地优秀作品亦会在文化节期间上演。
  文化节推介内地不同省市及本地的高水平舞台精品节目,其中来自福建省的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在《古艺新姿木偶戏》中,表演者透过拉动手中丝线将精緻的木偶跃动起来,演绎多齣经典「小戏」。「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音乐会」由来自上海的江南丝竹传承人与青年演奏家演绎耳熟能详的丝竹名曲。其他节目还有同为国际综艺合家欢2025开幕节目的河南省少林武术馆功夫舞台剧《少林武魂》、音乐事务处《华夏创演:MO x e–乐团》音乐会、香港爱乐民乐团与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的《美丽新疆·丝路情韵》音乐会、香港中乐团的第49乐季开幕音乐会《丝语·琵琶》,以及香港舞蹈团二○二五至二六年度舞季之开季节目大型舞蹈诗《廿四节气》等。
  除了舞台演出,文化节期间亦会举办多项电影节目。「秦汉文脉影里寻」精选八部以秦、汉两代为背景的香港电影,并以冼杞然导演的《西楚霸王》(1994)(4K数码版)揭开序幕,而「粤剧电影欣赏:关羽传奇」放映的五部粤剧电影中则有难得一见的彩色片《关公千里送嫂》(1957)。戏曲节的「戏曲电影欣赏」以「三国戏」为主题,推介五十至八十年代多齣经典戏曲电影。杨凡导演新作《过年》(2024)将作香港首映,此纪录片展现中国着名艺术家黄永玉在二○一二年春节除夕前与杨凡畅谈人生。
  上述各项节目的举行日期和地点请参阅附件,门票四月十五日(星期二)起于城市售票网(www.urbtix.hk)发售(国际综艺合家欢2025:功夫舞台剧《少林武魂》和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秦汉文脉影里寻」、「粤剧电影欣赏:关羽传奇」和「画说人生:《过年》(2024)」除外;香港管弦乐团的谭盾|《茶魂》现已于城市售票网发售),电话购票请致电3166 1288。四月十五日至三十日期间购买指定的「中华文化节」舞台演出节目、中国戏曲节2025的「戏曲电影欣赏」及《大师传艺·寻古知新》讲座系列可享闪购优惠。查询节目详情及各项购票优惠,请致电2268 7321/2268 7323/2268 7325,或浏览「中华文化节」网站www.ccf.gov.hk。
  为让广大市民有更多机会欣赏具特色的中华文化项目,除上述演艺节目外,今年「中华文化节」继续推出多项免费亦具特色的展览和活动,包括《汉字的奥秘》巡迴展览、根与魂—江西赣州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暂名)、《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书写的力量》展览和「茶文化」系列的《茶的历史与艺术》展览等。康文署亦将于六月二十二日(星期日)在沙田大会堂和沙田新城市广场举行《多彩华艺》嘉年华,走入社区为市民带来不同的舞台节目选段、「喜」动图书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摊位及表演等;九月至十月举行的乙巳年中秋彩灯会除展示不同主题的璀璨彩灯,亦会安排各式各样的活动。以上各项节目的详情将容后公布。
  此外,为鼓励师生透过参与文化节活动,加深对中华文化艺术的认识,今年的「普及中华文化艺术专场」涵盖舞蹈、戏曲、戏剧、音乐、跨媒体及电影等不同艺术形式,并设有「校园戏曲漫游」,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今年「中华文化节」委约香港着名作曲家鲍比达创作原创主题音乐,此曲以笛子和二胡作主奏,并加入中式敲击乐元素,当中特意注入西乐和流行音乐风格,旋律优美且亲民易记,为中国传统音乐赋予当代气息,充份展示香港多元化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质。主题音乐将与「中华文化节2025」宣传片一同展示,该宣传片可于「中华文化节」网站上观看。
  「中华文化节」由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呈献、康文署辖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策划,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以提升市民的国民身分认同及文化自信,同时吸引并汇聚内地和世界各国顶尖的艺人和艺团来港交流。更多有关「中华文化节2025」的节目及活动资讯,请浏览上述文化节网站。


  第二届「中华文化节」节目简介会今日(四月七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图示出席节目简介会的嘉宾和表演者合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