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

嘉模墟(原氹仔市政街市旧址)

时间: 2024-05-20 16:11 来源: 澳门文化局
【字体:

  地区位置: 氹仔
  被评定的不动产类别: 场所
  位置: 邻近氹仔施督宪正街的土地
  原氹仔市政街市旧址又称嘉模墟,位于氹仔施督宪政街与官也街的交界处,约创建于1879年,1886年经改建为今天的模样。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氹仔市政街市开始荒废,随着城市的发展,位于官也街与地堡街交汇处的新街市于1983年落成后,街市旧址开始用作放置杂物、仓库等用途。2003年,民政总署开始对氹仔市政街市旧址进行改造工程,在原主体结构的基础上,打造一座休闲广场,同时,拆除其余两边围墙,开放整个场所作为广场供公众休憩之用,并以广东话表述街市意义的“墟”字来命名,符合历史上氹仔街坊的口头俗称的同时,又体现出街市与广场概念的相互结合。

  嘉模墟(原氹仔市政街市旧址)以现存四坡顶亭式建筑为中心,两边配单坡顶敞廊式建筑,另外两边设矮围墙和入口。虽然街市建筑采用西式建筑形制,但屋顶是典型的中式广府建筑瓦作,柱子模仿古典造型,但在柱式比例和构成与一般做法有差异,屋顶结构使用西方传统的中柱式木桁架支承,檐口又有澳门不多见的双层封檐板做法,其中内层封檐板的花瓣形剪边具有东南亚和南亚建筑的影子,其建筑风格独特,为氹仔旧城区的主要公共建筑。

  在大型的新式室内街市仍未广泛兴建以前,开放式的街市建筑是澳门早期公共街市的原始面貌,而嘉模墟(原氹仔市政街市旧址)作为氹仔硕果仅存的早期公共街市之实物遗存,是本澳门公共街市历史的重要见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