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邓志昂楼外部(法定古迹)
普通话:
粤 语:
邓志昂祖籍广东南海,十九世纪末来港经商,后来独资创办邓天福银号,为昔日少数华人银号。邓志昂热心社会公益,曾任东华医院主席,是早期获授太平绅士的华人之一。
1920年代,在一众华商的热心推动下,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于1927年创立,藉以推动香港的中文研究。后来邓志昂独力捐建一座建筑供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使用,以保存中国国粹及推动国学经典研究,1931年落成的建筑遂以他的名字命名,以作志念。其后在邓志昂的推动下,中文学院又获得华人社团捐助港币二十万元,以持续推广中文教学。
邓志昂楼楼高三层,外墙以上海批荡铺盖。大堂两旁挂有木匾,以金漆书写1932至1962年毕业生芳名。1932年首名记录的毕业生冯秉华,是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另一位主要捐助人冯平山的儿子。此外,著名学者例如刘殿爵教授及金应熙教授亦在木匾上有题名。
随邓志昂楼外的小径蜿蜒而下,可到达般咸道上香港大学邓志昂中文学院的石牌楼;两侧所题的对联︰「大德不踰,行为世法;学古有获,业精于勤」,是昔日创办中文学院的宗旨,勉励学生于个人品格及学术修养上要追求成就。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星期六、日及大学/公众假期休息)
星期一至六上午8时前及下午6时30分后、星期日或公众假期无须预约。除上述时间外,游客须提前最少14天在香港大学网上登记平台预约参观。
详情请浏览香港大学「游客登记及须知」: https://www.hku.hk/visitors/c_visiting-hku.html及饶宗颐学术馆网站https://www.jaotipe.hku.hk/
地址:香港薄扶林香港大学
饶宗颐学术馆查询电话:(852) 3917 5598
查询热线:(852) 3917 2882
香港大学邓志昂楼,摄于2002年。
大堂两侧木匾题有早年毕业生芳名,摄于2022年。
香港大学邓志昂中文学院石牌楼,摄于2003年。
点击浏览更多资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