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本部大楼外部(法定古迹)

来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 时间: 2024-10-25 10:46
【字体:

  普通话:
  粤  语:

  本部大楼是香港大学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1912年竣工;大楼内的大礼堂一直是大学举办学术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地。孙中山先生曾于1923年2月20日在大礼堂公开演讲,讲述他革命思想的来源:「从前在香港大学读书,其教育是在本港得来……从前人人问我,你在何处及如何得到革命思想,吾今直言答之:革命思想,从香港得来。」足见孙中山先生以香港及香港大学前身—香港西医书院,为他学问与思想启蒙的地方。
  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广州岭南大学无校园可用,香港大学遂伸出援手,每天下午二时三十分开始借出校舍,包括本部大楼、实验室等供岭南大学授课。及后香港沦陷,内地院校念及香港大学早年滴水之恩,皆涌泉相报,如当时迁校成都的齐鲁大学,收容了不少因战乱而逃往四川的香港大学医学院学生,包括后来出任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港府医务总监及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的蔡永业教授。
  战后,为纪念大学的赞助人陆佑博士,大礼堂于1956年改称「陆佑堂」。陆佑原籍广东江门,是马来亚殷商及当地华人领袖,于1915年借出港币五十万元免息贷款给香港大学,分二十五年偿还,这笔资金对早期香港大学的发展至为重要。
  此外,陆佑亦在香港大学设立陆佑奖学金,资助马来亚华裔学生到香港大学就读,吸引不少马来亚的华人入读香港大学,包括祖籍广东的学生,可见香港不仅是早年华人的出洋之地,亦是透过教育为桥梁,吸引华人回流的重要平台。
  星期一至六上午8时前及下午6时30分后、星期日或公众假期无须预约。除上述时间外,游客须提前最少14天在香港大学网上登记平台预约参观。
    详情请浏览香港大学「游客登记及须知」: https://www.hku.hk/visitors/c_visiting-hku.html
    地址:香港薄扶林香港大学
    查询热线:(852) 3917 2882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摄于1995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摄于1912年至1919年间。©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陆佑堂,摄于2022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内陆佑铜像,摄于1995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点击浏览更多资讯

点击浏览更多资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