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锐鋗邓公祠(三级历史建筑)
来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
时间:
2024-10-25 15:12
【字体:
大中小】
普通话:
粤 语:
镇锐鋗邓公祠位于锦田水尾村,由清朝香港首位进士邓文蔚于清康熙年间(1662至1722年)倡建,以纪念锦田开基祖邓洪仪的三名儿子(邓镇、邓锐及邓鋗)。
镇锐鋗邓公祠又名「茂荆堂」,取其「荆花正茂」之意,寓意邓族子孙绵绵,科名济济,英才辈出。悬挂于第二进的「茂荆堂」牌匾,由榕蒲蔡学元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所题。蔡学元为新安县沙浦村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第三甲进士,授咸安宫学教习,历任肇庆府、潮州府教授,是当代名儒。
镇锐鋗邓公祠属岭南传统建筑,以青砖筑砌,布局为三进三开间两天井。祠堂饰以木雕、石雕、灰塑及壁画;正脊灰塑以瑞兽、花鸟及卷草纹为题;墀头灰塑则以花鸟为题;壁画绘有人物故事及花鸟,寓意吉祥。
镇锐鋗邓公祠除用于祭祀先祖外,也曾用作书室,教化子弟。祠堂内悬挂的木刻功名牌匾,例如为「康熙乙丑科(1685)会试中式第六十六名邓文蔚立」的「进士」牌匾,除纪念族人考获进士显赫功名,以宣扬氏族声望外,亦勉励族中弟子以此为楷模。
地址︰新界元朗锦田水尾村201号(不对外开放)
镇锐鋗邓公祠,摄于2008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祠堂内的「茂荆堂」牌匾,取其「荆花正茂」之意,摄于2015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祠堂内的「进士」牌匾,纪念清朝香港首位进士邓文蔚的科举成就,摄于2015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点击浏览更多资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