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大湾区教育文物主题游径 >澳门

原莲峰义学旧址(莲峯庙)

来源: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 时间: 2024-10-22 14:41
【字体:

  普通话:
  粤  语:

  莲峯庙位于望厦山北麓,为横连三间多进深的中式建筑,中间以巷道间隔,规模宏伟。莲峯庙前身为慈护宫,鼎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于嘉庆年间(1796-1820年)定名为莲峯庙。莲峯庙昔日不仅供民间祭祀及客商聚会,同时亦作为赴澳公干的中方官员的驻节公所。清代著名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便曾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视澳门,在莲峯庙接见了澳葡官员,并申明了禁绝鸦片的命令。
  1920年,梁彦明校长有感关闸地区的华人子弟教育缺乏,易流于恶,遂倡建义学。建议得到莲峯庙值理会支持,遂创办莲峯义学,让贫苦大众子弟入读。初时为识字班,学生于仁寿殿右侧的神殿内上课,书桌、木椅一行行排列于殿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更名“莲峰普济学校”,由普济禅院值理会合力维持。至八十年代,随着学生人数渐多,校舍已不敷应用,决定于庙旁建造新大楼。现时,莲峰普济学校共有3座教学大楼,以慈善和服务社会为宗旨,提供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服务,是现存本澳唯一一所佛教学校。
  澳门的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庙办义学。义学基本不收学费或收费极低,因此不少草根阶层的华人子弟得以入读,这对澳门初等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世纪末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澳门庙办义学的全盛时期,不少庙宇都曾办学育才,然目前仅余莲峰普济学校继续营运。

    地址:罅些喇提督大马路(提督马路)(莲峰庙对外开放;莲峰普济学校正在办学中,不对外开放)

莲峰庙(约1960年代),澳门档案馆藏

莲峰庙,约二十世纪初(澳门博物馆藏)

位于莲峯庙侧的林则徐纪念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