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名录>景点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旅服务 >旅游名录 >景点

澳门庙宇

时间: 2023-10-31 16:01 来源:
【字体:

  澳门保存不少中华文化的丰富宝藏,其中庙宇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澳门庙宇主要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祀奉著佛祖、观音、天后及哪吒等神祇。富有特色的历史庙宇建筑以及供奉的神明,蕴藏了小城的渔村历史及深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1、包公庙及医灵庙
  包公庙及医灵庙分别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及廿一年(1895年),当年由于澳门发生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古时医学仍未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居民纷纷建庙驱疫,祈求心安。包公庙内主要祀奉包公。而医灵庙位于包公庙旁,供奉睡佛、太岁等神祇。
  2、康公庙
  因往时庙前濒海,相传有木制康王神像浮至,居民乃建祠奉祀,后于咸丰十年(1860年)建庙。庙内供奉康公真君、南海广利洪圣大王、西山金圣候王、六祖圣佛及华佗先师等神佛。
  3、路环三圣宫(金花庙)
  三圣宫又称金花庙,早于同治四年(1865年)已建成。庙宇建筑规模较小,只有一进深,从门外对联可以得知路环的旧称盐湾以及曾经产盐的历史。昔日,路环有“盐灶”、“盐灶湾”及“回澜”等别称。三圣宫供奉金花娘娘、观音娘娘及华光大师。二百多年前,渔民搬金花娘娘神像到路环兴建庙宇,三圣宫因而建成。相传金花娘娘有送子之神力,同时保佑小孩健康成长,因此吸引善信来参拜。2002年,该庙受风雨吹袭后重修,庙内挂有一座具历史价值的珍贵铜牌古钟,是镇庙之宝。沿三圣宫位处的船人街步行,可看到澳门仅存的棚屋,以木材及铁皮搭建而成,富有渔村特色。
  4、路环天后古庙
  天后古庙被认为是离岛最古老的庙宇,约建于1763年。庙内仍保存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钟,以及在四方亭上的“德垂泽国”牌匾和酒船。庙宇建筑横连三间,前后两进,由山门及四方亭之间隔开。四方亭又称拜亭,昔日曾用作社区议事场所。天后信仰在澳门十分普遍,渔民深信天后能保佑出海作业的人。
  5、氹仔北帝庙
  北帝庙是氹仔规模较大的庙宇之一,亦是氹仔区唯一一座内设有“拜亭”的庙宇。据庙内石碑记载,北帝庙至少有160年历史。从前的氹仔岛居民以渔民为主,对渔获最为关注,由于民间信奉北帝有统理北方、治水御火的神力,因此经常祭祀北帝,并在当地建立北帝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北帝诞,一连串的神功贺诞庆祝仪式在庙前举行,锣鼓喧天。闲时更可在附近租借单车畅游氹仔旧城的风光。
  6、路环观音古庙
  观音古庙约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根据庙内碑文记载,庙宇由船户集资兴建。观音信仰在澳门十分普遍,相传观音大士拥有慈悲为怀的善心,庇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观音古庙历史悠久,二百多年来默默守护着路环市区,同时见证著社区内的发展与变迁,与天后古庙、谭公庙及三圣宫合称四庙。
  7、氹仔天后古庙(天后宫)
  天后宫建于乾隆年间,根据庙内一口古钟上铸有“乾隆五十年置”的字样,印证此庙至少在1785年已存在,是氹仔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天后即妈祖,相传她从小懂得预言吉凶,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故本澳渔民非常信奉。天后宫原有规模颇大,内存放珍贵古匾、古钟、香案等珍贵文物。现仅存主殿供奉天后。
  8、妈阁庙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该庙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物。早期称娘妈庙、天妃庙或海觉寺;后定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阁庙”。
  9、观音堂
  观音堂又称普济禅院,是澳门三大禅院中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占地广阔、建筑雄伟的一家。建于明朝末年,距今约三百六十多年,庙貌巍峨,深入三进,横连几座。观音堂之名闻遐迩,除在于其悠久历史以外,更是签署中美“望厦条约”的地方。禅院为中国古翚飞式的佛教建筑,具中国名山古刹的特色。禅院的首座是大雄宝殿,次殿是长寿佛殿,后座正殿是观音殿。院后还有广阔幽深的后花园,是一座颇具规模,港澳罕有的佛寺建筑群。
  大雄宝殿正对禅院,庄严宏伟,供奉三尊三宝佛像,皆为丈八金身,魁梧雄伟,其中之一为佛祖释迦牟尼;殿旁悬有一个铜钟,古色斑驳,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殿顶檐头瓦脊,镶有明朝琉璃瓦及精工镶嵌的石湾公仔,栩栩如生,维肖维妙。
  次殿是长寿佛殿,供奉长寿佛,佛像安详,象征佛陀普渡众生的精神。
  进入主殿观音殿,供奉观音大士莲台,樟木雕塑,十八罗汉分列主殿两旁,雕工精细,造型神态活现,其中位于左面的一尊罗汉,眼睛浮突、鼻骨高隆、鬓发卷曲,极像外国人,据云就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孛罗,他曾在中国研习佛理。
  观音殿是禅院的正殿,每逢观音诞期,殿内香火鼎盛,善信络绎不绝,场面热闹。
  观音殿旁有一小庭园,围绕着园中的莲花池有十数盆栽,其中之一盆栽生长形态独特,历经数十寒暑,树枝弯曲长成一个“寿”字,传说善信只要手触“寿”字,便可长命百岁。
  禅院内进的前厅挂有一幅画像,人称“大笑佛”。无论从那个方向欣赏画像,佛相均咧咀相视而笑。
  禅院内收藏了很多名家的书画、书法、文物,包括驰誉中外画坛的岭南派大师高剑父及乃徒关山月,有岭南三大诗家之称的陈恭尹,著名学者章太炎等人,他们的作品悬挂于殿堂,供游客欣赏。在院内僧舍客堂屏壁,雕花金饰,而书法雕刻,亦见清雅。两度屏风,每度刻四屏条,收米芾、董其昌、刘墉等历代名人手迹,刻工精细。
  步入后花园,有一花冈石桌和四条长石凳,就是签订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 的地方。
  1844年,清政府国势日衰,列强觊觎,美国以顾盛为代表,与清钦差大臣耆英于澳门签署“望厦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港口,扩大美领事裁判权。1944年,禅院于石桌后方立一亭碑,记述此事。

  10、莲峯庙
  莲峯庙位于提督马路,是澳门著名禅院之一,建于明朝,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占地辽阔,古树婆娑,庙貌庄严肃穆。莲峯庙古名“天妃庙”,规模较小,供奉天后娘娘。从清朝时代起多番扩建,修葺而成今之规模。现时主庙供奉观音天后,此外,尚有武帝殿、仁寿殿、医灵殿、神农殿、沮涌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庙内有一石荷池,每当夏日荷开,莲叶满塘,香远益清;还有一幅栩栩如生,砌有神龙、巨鲤的壁画,造型奇特。
  十九世纪中叶,清廷官吏林则徐到澳巡阅,曾在莲峯庙台案接见澳葡官员。现时在庙前空地建有林则徐全身石像,重五吨、高三米,藉以纪念林氏到澳一事。
  林则徐纪念馆于1997年11月在莲峯庙内落成,以赞扬林则徐不畏强权,勇敢禁毒的高尚品格。
  1839年,两广总督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坚决实行禁绝鸦片措施,在虎门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由于当时澳门是鸦片集散地,林则徐遂于同年七月来澳巡视,并于天后殿前天阶的亭台,会见葡萄牙官员,亭台今日仍旧保存,屋檐后悬有一“心”字匾额,寓公正判案之意。
  馆内藏有虎门销烟;澳门昔日风貌等图片,林则徐和朝廷之间的通讯资料。
  还有各种船只的模型:清代的中国军舰、葡萄牙航船和鸦片存放船等。
  在纪念馆的中央,摆放了真人般大小的模型,再现了当时林则徐接见葡官员的情形。
  最后,观众还会看到吸食鸦片的器具,以此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毒品的祸害。

  11、莲溪庙
  莲溪庙位于新桥永乐戏院侧,创建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内里供奉菩萨甚多,香火亦鼎盛。莲溪庙以其所在之地为名。澳门地形,宛似莲花,故称莲岛,由大陆通澳门之路视为莲花茎,茎尽处有山拔起,称莲花山,又叫莲峰。莲峰之阳,昔有溪水一道,流于新桥坊间,称作莲溪。庙则建于溪之右岸,故称莲溪庙。此庙始建于道光年间,内奉华光、北帝、财帛、文昌诸神。历经数次破坏、修葺及扩建,至今日其座落之新桥区,亦由昔日之汪洋一片发展成澳门的繁嚣地区之一。
  12、菩提禅院
  菩提禅院是氹仔最大的庙宇,雕梁华饰、建筑宏伟,禅院内供奉全澳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该尊释迦牟尼佛像连底部莲座高5.4米,重约六吨,以青铜铸造,佛像左手平放、右手平举,法相尊严慈祥。禅院占地广阔,除了有大雄宝殿及多个殿堂外,还有素菜餐厅,游客可在此品尝美味的斋菜。
  13、三街会馆(关帝庙)
  三街会馆之所在地原为昔日澳门之繁荣市区“荣宁坊”,故其门前之社坛现仍刻有荣宁社字样,且有联云“荣居康乐境,宁享太平年”。会馆初设时只是商人议事的场所,后因馆中设有关帝神殿及财帛星君殿,祀者日众,庙宇成为会馆的主要功能。
  14、哪吒庙
  位于大三巴牌坊后右侧,创建于1888年,改建于1901年,庙内供奉哪吒。哪吒庙与周围建筑相比,像一个建筑小品,它不和旧城墙及大三巴牌坊竞争墩厚和雄伟,而是通过简单装饰材料以不同的虚实对比手法,体现其轻巧别致的形象。
  15、哪咤古庙(柿山)
  哪咤古庙(柿山),倡建于清初,于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进行过重修扩建。该庙实为一座以六根石柱支撑的方形风雨亭。庙内右侧有一娇小玲珑的人字坡顶神龛,上有以麻石雕琢而成的石龛、神台和香炉。神龛旁有一块天然大石,相传三百多年前哪吒太子曾在此石上显灵。庙的左侧有一有顶过廊,过廊下镶有一块露天石碑。碑上记载了庙亭的修建年份及善信的捐献资料等。哪咤古庙(柿山)是本澳现存两座哪咤庙之一,供奉民间信俗中的 “三十三天哪吒太子”。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为“哪吒诞”,当天该庙会举行哪吒巡游活动,吸引大批市民游客一睹风采。
  16、谭公庙
  位于路环十月初五街尾,与中国大陆小横琴岛极接近。该庙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百多年,是路环香火最盛的庙宇,庙内除供奉谭仙圣外,更加置有一只由鲸骨雕制而成的龙舟,是一件已有百多年历史的文物。据说摸过鲸骨会行好运,故善男信女进香后必顺便一摸龙骨。而在庙外一块刻有“鹅”字的巨形大石,亦为区内一个特色标记。
  17、观音古庙及城隍庙
  观音古庙始建于明朝,由三所殿宇组成,分别有观音殿、金花痘母殿及吕祖殿。由于当时古庙的规模较观音堂小,所以亦称“观音仔”。在观音古庙旁边的是城隍庙,约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本属于观音古庙的右侧殿,后来独立成庙,是澳门唯一一座供奉城隍的庙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