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士提反书院圣士提反堂(圣士提反书院小教堂,三级历史建筑)

来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 时间: 2024-10-26 14:55
【字体:

  普通话:
  粤  语:

  建于圣士提反书院校园最高点的小教堂,于1950年启用,以纪念日占期间(1941至1945年)在拘留营中遇害的人士及二次大战蒙难者。
  小教堂的平面布局呈十字形,以花岗石建造墙基,外墙以素色抹灰饰面。从小教堂的建筑细节,可见学校纪念战争蒙难者的历史。正门上拱形的彩绘玻璃,中间部分绘有骨瘦如柴的战俘和饥饿的儿童,他们聚首祷告,上面有两只振翅高飞的鸽子,这画面不仅反映昔日拘留营的苦难日子,亦展示受难者凭着信、望、爱的宗教精神渡过艰难的日占岁月。彩绘玻璃上还复制了两份拘留人士原本刻划在拘留营囚室墙上的文字纪录,记载赤柱拘留营的艰苦;其中一份是由D.W. Waterton 手绘的日历,记录他自1943年7月7日被拘留在营中囚室,一天划一条斜线直至行刑当日的最后日子;另一份则记录部分战俘的姓名及处决日子。校方指相关文字纪录原件在战后被送到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 UK)收藏及展出,由于其深具历史意义,故特意在彩绘玻璃上复制相关文字纪录。
  另外,小教堂也设有纪念牌匾,以纪念部分在二次大战期间牺牲的军人,其中包括1942年,由香港往日本途中沉没的日本战俘船「里斯本丸」号的遇难者。
  小教堂现时供学生及教职员祈祷及聚会礼拜之用,校内师生仍定期在教堂悼念因抗日牺牲,并葬于学校附近赤柱军人坟场的老师,包括中文科主任谭长萱、数学老师靳约翰(John Guant)及舍监夫人嘉芙莲·马田(Mrs Kathleen Louisa Martin)。
  校方于2008年成立文物径,串连书院大楼及小教堂等历史建筑,以纪念二次大战期间的死难者,亦向公众阐释建校历史,印证圣士提反书院与香港社会发展的紧密连结。
  圣士提反书院文物径因应学校活动情况而安排于星期六、日对外开放,详情请参阅官方网页。有兴趣者可透过校方导赏申请表: https://www.ssc.edu.hk/links/ssctrail/eng/docent.html报名预约参观。
  详情请浏览圣士提反书院网站: https://www.ssc.edu.hk/
  地址︰香港赤柱东头湾道22号
  查询热线: (852) 2813 0360

圣士提反书院小教堂,摄于2023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小教堂的彩绘玻璃,反映日占期间的艰苦岁月,摄于2024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小教堂内的纪念牌匾,纪念部分在二次大战期间牺牲的士兵及日本战俘船「里斯本丸」号的遇难者,摄于2024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小教堂内的金色十字架,曾用于日占期间赤柱拘留营的联合崇拜,现仍保存良好,并一直沿用至今,摄于2024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彩绘玻璃上复制了两份拘留人士的文字纪录。图中是D.W. Waterton 手绘的日历,以记录他在赤柱拘留营的最后日子,摄于2024年。©古物古迹办事处
点击浏览更多资讯

点击浏览更多资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