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澳门文物网作者:佚名发表日期:2015-06-16 11:37:34 字体:【

  簡介:

  “澳門神像雕刻”在文化上傳承和發揚了我國傳統的神像雕刻工藝,經改良和發展,整體技術達到突出的水平,是澳門百年來優秀的民間美術。

  “澳門神像雕刻”在澳門有較長且從未間斷的歷史,與本地民俗有緊密的關聯。澳門自開埠以來,捕漁業在歷史上擔當著重要的經濟角色。由於海上作業風險大,漁民有多神的信仰習俗,並在船上放置各種神像隨船出海,以求化險為夷。漁民對神像的需求殷切,加上陸上居民的需求,使神像店生意滔滔,神像製作業興盛,工藝水平日高。後來因應社會變遷,經濟轉型,漁業逐漸步向衰落,20世紀60至80年代間,不少神像店經營出現困難而相繼結業。現時澳門的神像雕刻店只剩有“大昌佛像雕刻木器”與“廣榮造像雕刻木器”兩家,處於瀕危狀態。

  “澳門神像雕刻”作為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於2007年6月向國家遞交申報文本,經國家級的專家評審,並經過一個月的公示諮詢期後,於2008年6月14日正式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澳門首個獨立申報的項目。

  了解更多:

  澳門神像雕刻起源於漁民及民間的宗教信仰。從簡單質樸的木偶到今天的大型佛像,澳門神像雕刻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其中既有初期的摸索和探求,也有吸收、改良和創新。它既保存了本地神像雕刻工藝的優良傳統,如古法漆藝、金箔工藝和傳統佛像造型,又吸收了外地的造像設計和接合方法,並引入先進的生產工具,使產品由基本的“木雕公仔”發展到具有國際水平的貼金木雕佛像、佛具和重逾數十噸的妙法寺木雕大佛,這是澳門神像雕刻業艱苦經營、不懈努力所取得的驕人成就。

  歷史沿革

  緣起

  祖先崇拜是中國民族宗教觀念和民間宗教行為的重要內容。中國人在居所設立供祭祀之用的祖先牌頗為常見。二十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之前,澳門大多數漁民没有陸上居所。漁船既是他們出海捕魚的謀生工具,又是他們回港後棲身的居所。因此,漁民自然而然地在他們的居所—―漁船上拜祭祖先。然而,過去漁民中識字者少,所以他們多以小木偶代替書寫祖先宗氏姓名稱號的牌位。另一方面,出海捕魚往往會遇到無法預知的風險,因此,每條漁船都在船頭、駕駛艙等重要位置安放可以保佑平安、化險為夷的神牌和神像。漁船在海浪中顛簸,經受著風吹、雨淋、日曬,極易損毁,所以漁民回港時經常需要為漁船更換新的神牌神像。漁民對神像的殷切需求促使神像雕刻業應運而生。

  發展歷程

  二十世紀初,澳門神像雕刻店的顧客主要是漁民,店舖也主要集中在靠近漁船泊位的內港新埗頭街。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漁業發展的鼎盛時期,漁民佔澳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澳門漁民對木雕神像有大量需求,澳門附近沿海地區的漁民也會來澳購買神像,再加上陸上居民的需求,促使澳門神像製作業迅速發展,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當時的神像店又稱為“公仔舖”,僅在新埗頭街就有十多家,可謂成行成市,興盛一時。當時的神像店多以家庭式經營,並採用學徒制傳授木雕技藝。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中期,因戰爭關係,澳門的神像業受到影響。五十年代末起,澳門經濟發展趨向工業化,漁業開始萎縮,神像店經營日趨困難,經營不善者相繼結業。六十年代漁業步向衰落,神像雕刻業日趨式微。七十、八十年代,大部分神像店結業。現在,澳門的神像店只剩兩家:“大昌佛像雕刻木器”和“廣榮造像雕刻木器”,同設在新埗頭街上。

  現況

  “大昌佛像雕刻木器”,是澳門的一間三代老號,也是唯一經歷二十世紀國內外戰亂和艱難的日子,現今仍在澳門持續不斷製作神像的老店。“大昌佛像雕刻木器”的前身“梁大昌”成立於1910年,曾長期從事製作民間信仰和道教神像,自八十年代起轉以佛像雕刻為主,兼作寺廟神像修復及各類神像器物製作,顧客廣及香港、東南亞、美加和歐洲等地。現在,該店充份掌握全套神像雕刻和製作的技術,能設計、雕刻和組裝重逾數十噸的大型木雕佛像。“廣榮造像雕刻木器”於1993年開業,以承接澳門各寺廟的神像修復、民間神像製作及木器雕刻為主,具有雕刻、上漆、貼金等木器雕刻工藝製作的經驗和技術。

  神像類別

  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流行於港澳。在廟宇、家居或商戶均可見到各式神像。澳門神像雕刻產品類型廣泛,成品各有特點,技師嚴格按照各類神像的造型特點和要求進行雕刻和製作。

  漁民信仰神像

  過去的漁民多不識字,要以形像代表文字,運用直觀的木雕偶像作崇拜和祭祀。用作祖先祭祀的雕像形體的大小高矮代表輩份的高低。澳門製作的漁民信仰神像種類繁多,部份與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的神祇相同。

  每艘漁船都會供奉九位大神牌、家神牌和船頭牌。九位大神牌前的神像有天后、洪聖、金花、華光、觀音、北帝、關帝、陳王、財帛;如供奉朱大仙,一般放置在大神牌的旁邊;家神牌前的為家仙,包括相公牌、企龍虎、單馬、騎鶴等;放置在船頭牌前的神像為朝江、望海。

  道教及民間信仰神像

  澳門的道教及民間信仰神像一般包括:呂祖、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斗姆、魁星、真武、華光、媽祖、關聖帝君、王靈官、八仙、城隍、土地、鍾馗、濟公、哪吒、魯班、華陀、金花夫人、六十太歲等。

  佛像

  佛教的造像種類繁多,如:三寳佛、華嚴三聖、娑婆三聖、西方三聖、觀音及其侍者金童和玉女、釋迦、文殊、普賢、地藏、準提、伽藍、監齋、羅漢、彌勒、虛空藏、止諸障、執金剛主;廿四諸天:如大梵天、帝釋天、韋陀等。

  木雕工藝

  神像雕刻是一門工藝技術要求極高的行業。它的製作過程包括設計、選材、雕刻、拼接、打磨、上灰、貼麻布、底油(底漆)、造漆綫、貼金箔和上彩等步驟,每一個環節都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均需要專門的技巧和經驗。

  造型設計

  慈悲、莊嚴是雕塑神像首要條件。佛像的造型設計基本特點是:佛頭圓滿自然,“臉如滿月”;三庭分佈勻稱,額角寬廣,眼睛及鼻樑要平直有勢,雙眼微合、俯視,俯視的角度視擺放神像的位置及空間而定。佛像的五官比例與普通人像相若,眼、鼻、耳可略大,頭部亦可略大,嘴角含笑。

  選材

  樟木及柚木是神像雕刻最常用的木材,具防蟲功效,且供應量穩定;其他的木材如黑檀,紫檀、沉香、酸枝、花梨、銀杏和紅豆杉等,是上乘木材,但稀缺,價格昂貴,故較少被採用,其中,紅豆杉極罕有,已被各國列入受保護植物,不能砍伐。

  工序

  雕刻

  製胚

  製胚是神像雕刻的第一道工序,包括粗胚和修光,主要工具為鑿刀、冧刀和木槌。雕刻前,先用墨筆在木材上開墨,確定神像各部份的分佈和比例。然後將木材固定,用刃口較寬平的鑿刀劈削出神像的輪廓造型,即粗胚,俗稱“去大柴”。在粗胚的基礎上,再使用刃口較小的鑿刀和冧刀進行精細雕刻,俗稱“修光”,令神像的輪廓和線條更細緻玲瓏,呈現神像的神韻。冧刀的刃口呈圓弧形,設有不同弧度,用於雕刻神像的凹凸部位。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雕刻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製作大型的神像雕刻,除使用傳統的鑿刀和冧刀外,還會結合新式改良的氣動和電動工具,如電鋸、電鑿及仿型機械等。

  整木雕刻法與接木法

  現在,澳門的神像雕刻多採用傳統的雕刻工藝——整木雕刻法,但是在特定情況下也會採用較高規格的寧波技術——接木法。

  接木法是分別選用最優質、最乾燥的木料雕刻神像的各個部件,然後將部件拼接成完整雕像的方法。傳統的整木雕刻法用材少,工序相對簡單,故製作省時,成本較低。但由於自然生成的原因,同一塊木料不同部份的質量並非完全一致,所以整木雕刻的保存年期較短。接木法由於選用木質最佳的木料雕刻神像的各個部件,所以製成的神像保存年期較長。但接木法用材多,工序複雜,技術要求嚴格,故成本高,製作周期長。

  打磨造底

  打磨造底是指將神像的木胎進行打磨、上底灰、貼麻布、反覆上漆和打磨,直至漆底全完光滑和做漆線的過程。底漆灰的灰料取自瓦窰,經篩選和處理後,與生漆按比例調合而成。生漆是天然漆樹之漆液,可令成品表面堅硬耐用。上漆前需分別用粗、細的砂紙將木胎打磨至平順光滑,於木縫接合處用漆灰填平,接縫以麻布裱貼,抺上第一層粗灰,待乾燥後,再用砂紙磨平除去飛刺,並需反覆上漆和打磨,直至底漆完全光滑。打磨造底令往後的貼金或上彩效果完美,使成品歷久不變。

  貼金箔

  金箔是我國的傳統工藝,有數百年歷史。貼金箔能為神像營造莊嚴輝煌的效果。

  貼金箔前,需為神像掃上按金漆(黏著劑),底漆要求完美,表面光滑,貼金師傅需根據金漆乾燥情況,用適合闊度的油畫筆,輕壓金箔面使之與按金漆黏合,待略為乾燥後,以軟毛掃作整體加固,數分鐘後再作表面清理。大約五至十四天,底漆乾透和金箔穏定,在神像的表面上一層透明光油或明漆作保護。

  上彩

  除貼金箔外,上彩也是神像雕刻較為常見的工藝。上彩可使神像的色澤鮮明、輪廓突出。

  澳門神像雕刻特色——大型木雕佛像

  澳門的神像雕刻工藝水平高,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其中,香港妙法寺的木雕大型佛像,為“大昌佛像雕刻木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設計及施工,前後共花了六年時間。妙法寺大佛從設計選材、技術試驗、雕刻製作、運輸裝組等,每一環節都經過精心的設計、計算、組織和安排,並結合現代工程技術,充份反映了澳門神像雕刻業的設計和製作能力,以及業者的膽略和真知灼見。

相关附件

浏览次数:
分享文章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