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2017 (三) - 14.12.2017 (四)19:30
葵青剧院演艺厅
$380, $300, $220, $120
13.12.2017
《焚香记》之〈情探〉
青楼出身的招桂英因避风雪,在海神庙巧遇王魁,由怜生爱,托以终身,并助他上京赴考。夫妻话别,重到海神庙焚香发誓,王魁向神灵发誓,他朝得志,矢志不移,如有相负,定遭天谴。岂料王魁一旦身荣,顿忘前誓,见利忘义,功名利禄薰心而休弃桂英,入赘相府。桂英生前无路平冤气,唯有一死,告上阴司。判官允许桂英所求,准其重返阳间,试探王魁。状元府中,王魁负义忘情,桂英哀求不果,冤魂现身,判官索命。
王魁乃反派,却非贩夫走卒,亦非大奸大恶,是饱读诗书的书生,因此演绎比较困难。桂英爱恨交织,痛心无助。她万里寻夫,绝望自尽,冤魂不息,在地府寻求判官帮忙。这是男性极权社会中古代女人的控诉。此剧安排五小鬼伴判官「上路」,配合文武生及正印花旦的「活捉」,令观众叹为观止。
陈泽蕾 饰 王 魁
琼花女 饰 招桂英
詹浩锋 饰 判 官
《西厢记》之〈拷红〉
崔夫人怀疑女儿莺莺和张君瑞有私情,把红娘拷问。红娘把二人西厢相会的经过说出,埋怨崔夫人既然已经当众宣布把莺莺嫁给能够退兵解围的张秀才,便不该背信悔约,又建议必须成全他们的婚姻。崔夫人觉得木已成舟,只能同意红娘的建议,把女儿许配予张君瑞。
《西厢记》中的红娘是相国府的大侍婢,地位比一般丫环高,受夫人宠爱,机灵娇俏的她与夫人针锋相对。两位顶尖大老倌分别把玲珑剔透的小丫环和雍容严厉,爱女情切的母亲演绎得维肖维妙。
陈好逑 饰 红 娘
尤声普 饰 崔夫人
《高平关取级》(古腔排场戏)
五代末,东鲁王高行周镇守高平关,偶得一梦,见一红面汉子赵匡胤,到来借取人头,以成大业。高行周细观天象,见火龙星赶上白虎星,知赵本是真命主,己命当尽,赵氏必兴云,遂自刎成全赵匡胤。
粤剧十大行当中的武生(须生)及小武担演的传统南派古腔经典名剧,充分发挥梆子腔的特色。戏中李龙开脸及阮兆辉挂须合演,配上古意盎然的击乐,令此剧别具一格。
李 龙 饰 赵匡胤
阮兆辉 饰 高行周
《香罗塚》之〈大审〉
淮阳守将赵仕珍,妻林茹香曾寄身青楼,有养母三娘随嫁。茹香聘秀才陆世科课子,常赞许世科学问令仕珍见妒。一日,先生酒后风寒,喜郎奉被老师取暖,误遗缚被之香罗带于西厢床沿,仕珍回探老师,见带大怒,误妻不贞,夜半迫妻往西厢情挑世科,令世科误茹香不安于室,留书踰窗而去。仕珍见书向茹香道歉,并将罗带随身留念。翌日,仕珍奉命执行军务,杀黑店主人,割下人头以罗带缚尸,捕快误当仕珍被杀。知县查凶,知悉幕府赵勤家中慰问茹香,误香与勤通奸杀珍,囚二人狱中。世科抡元,路过淮阳,遇三娘携喜郎告状,升堂审讯,忆茹香夜扣西厢,深信茹香败德,遂判以死刑。
这幕是在粤剧普见的〈大审〉,即公堂戏,是非常难演的戏曲程序,原因是口白特别繁重。有云:「千斤口白,四两唱」,可见口白在戏曲中的份量。此剧由龙贯天及陈咏仪担演,由中、青两代演绎,让唐涤生除了五大名剧外的作品传承下去。
龙贯天 饰 陆世科
陈咏仪 饰 林茹香
温玉瑜 饰 赵 勤
卢丽斯 饰 茹三娘
郭俊声 饰 赵喜郎
吴立熙 饰 杨 修
司徒翠英 饰 柴 铨
《双仙拜月亭》之〈抱石投江〉
尚书王镇之女瑞兰,因战乱与娘亲失散,在郊野幸遇秀才蒋世隆,患难相扶,许下终身;世隆之妹瑞莲则遇王夫人,结成母女。世隆携同瑞兰前往镇阳投靠义兄秦兴福,得其为媒撮合成婚,暂居西楼。岂料王镇路经秦府,亦借住东楼,相遇瑞兰,得知女儿无媒苟合,大为震怒,拆散鸳盟。世隆悲极,抱石投江自尽,被王夫人之姊卞夫人所救,收作义子,改名卞双卿。
三位殿堂级老倌合力演绎一幕殿堂级的剧目。取材自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幽闺佳人拜月亭》,唐涤生于一九五八年编撰了《双仙拜月亭》,以平实的手法显露出他满溢的才华。全剧以毫无花巧的编剧技巧,没有采用新小曲,仅以梆黄、口古、口白为主,彰显演员的功力。
阮兆辉 饰 蒋世隆
陈好逑 饰 王瑞兰
尤声普 饰 王 镇
黎耀威 饰 秦兴福
卢丽斯 饰 卞夫人
郭俊声 饰 卞柳堂
张洁霞 饰 六 儿
14.12.2017
《红楼梦》之〈幻觉离恨天〉
林黛玉孤苦无依,初入大观园,与贾宝玉一见钟情。惟是宝玉与黛玉一段木石姻缘,被王熙凤施以掉包计,将宝钗配予宝玉。黛玉惊悉,心如刀割,在病榻中焚化诗稿及诗帕,含恨而终。宝玉痛惜黛玉魂断潇湘,灵前哭祭,昏沉间到了太虚幻境,重会已成为潇湘妃子的黛玉,一诉别后相思之情。宝玉醒后,知与黛玉人天相隔,万念俱灰,抛下灵玉,出走世外。
由两位出色的新一代演员担演头场,生角扮相潇洒倜傥,旦角温婉漂亮,场面热闹优美,载歌载舞,舞姿飘逸典雅,唱段悦耳动听,观众极尽视听之娱。
陈泽蕾 饰 贾宝玉
琼花女 饰 林黛玉
《西厢记》之〈拷红〉
剧目简介见前。
陈好逑 饰 红 娘
尤声普 饰 崔夫人
《高平关取级》(古腔排场戏)
剧目简介见前。
李 龙 饰 赵匡胤
阮兆辉 饰 高行周
《摘缨会》之〈恩怨情仇〉
春秋年间,楚将唐狡随王出战,凯旋而归。唐狡与国舅向襄同恋玉姬,向襄弄计,玉姬被楚王选入宫,无奈拒唐狡婚盟。楚王宴群臣于渐台,唐狡失爱借酒消愁。忽然灯烛为狂风吹灭,唐狡怒恨玉姬无情,挥匕欲刺玉姬,误触身旁向妃。向妃摘去其冠缨并禀告楚王,楚王以宴乐酒狂,非是真心冒犯,不必萦怀,下令席上冠有红缨者,把红缨摘下后方才≥灯,渐台之宴定名为「摘缨会」。后晋国兴兵犯境,楚国风烟四起,众人在战场颠沛流离。被命运捉弄的唐狡与玉姬在战场上相遇。经玉姬的兄长玉成解释下,唐狡终于明白错怪玉姬,纵然情恨交错,唐狡仍是拚命相救。
出自已故名编剧家苏翁的手笔,为配合粤剧上演时间不能过长,演出往往会删去尾场「恩怨情仇」的部分剧情及武打场口。趁这次演出折子戏的机会,龙贯天和陈咏仪呈献出完整的一幕,把武打和唱功发挥得淋漓尽致。
龙贯天 饰 唐 狡
陈咏仪 饰 许玉姬
郭俊声 饰 许玉成
温玉瑜 饰 向 襄
黎耀威 饰 楚 王
唐宛莹 饰 灵凤王姑
《双仙拜月亭》之〈抱石投江〉
剧目简介见前。
阮兆辉 饰 蒋世隆
陈好逑 饰 王瑞兰
尤声普 饰 王 镇
黎耀威 饰 秦兴福
卢丽斯 饰 卞夫人
郭俊声 饰 卞柳堂
张洁霞 饰 六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