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地文化遗产 - 世界文化遗产
出处:广东省文物局作者:佚名发表日期:2015-05-26 17:12:01 字体:【

  广东省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是全国闻名的侨乡。现有人口68万,祖籍开平的海外华人75万,遍布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

  从十九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开平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移民大量侨居于美洲、东南亚、澳洲等地区,从事矿山开采、垦荒种植、修筑铁路、餐饮、贸易等行业。当时各国的歧视性移民政策迫使身处异域的华人回乡建设家园。穿梭于家乡和外国的开平人在其侨居地的生产生活中认识并自觉接受西方的科技文化并带回祖国,并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开平侨乡文化。建筑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如今,在侨乡四野,随处可见二三十年代的华侨建筑,而千姿百态的碉楼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开平碉楼始建于明末清初,清末民初为高峰期。主要功用有三方面:一、用于防盗:开平的治安历来欠佳,而清末民初侨眷的富有更引起周边贼匪的垂涎;二、用于防洪:开平地处低洼,容易发生洪涝;三、用于安居享受:1910至1930年代华侨纷纷归乡发展,华侨经济为侨眷家居建筑提供了保障。开平几乎村村有碉楼,鼎盛期达到3000多座,现存1833座,遍布开平15个乡镇。

  开平碉楼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类。一般3~5层,最高9层,墙体坚固厚实。顶层角楼和门口上方设有枪眼,便于防卫。其中三门里迎龙楼、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马降龙村落是较为典型的侨乡碉楼村落,且代表着不同时期碉楼的建筑风格及其天人合一的居住生态环境。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相关附件

浏览次数:
分享文章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