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地文化资讯 - 广东
“宝镜风华——馆藏铜镜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出处:作者:广东省博物馆发表日期:2023-04-20 15:02:17 字体:【

   4月20日,广东省博物馆“宝镜风华--馆藏铜镜展”开展,展出广东省博物馆藏战国至明清的200余件铜镜及相关藏品,观众可以从中一窥汉镜的奇诡鼎盛,唐镜的瑰丽多姿,宋镜的商业气息,明镜的返璞归真。

  本次展览共展出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两百余件文物藏品,其中包括了铜镜实物、配套用具及相关书画作品。展品覆盖了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典型铜镜、明清时期的玻璃镜、日本的和镜。这些展品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史、中国文化的变迁史及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历程。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希望能加深观众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参与到铜镜文物活化利用的过程中。

微信图片_20230420110518.jpg

  展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镜里千秋——中国铜镜发展史”分为“以铜为鉴”“战国铜镜”“奇诡鼎盛——汉代铜镜”“瑰丽多姿——唐镜的繁荣”“秀色纤纤——宋元铜镜”与“返璞归真——明清铜镜”六个单元,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铜镜的发展脉络,对各时期铜镜的造型、纹饰、题材、铭文内容的特点及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解说。

微信图片_20230420110544.jpg

  下篇“镜里乾坤——铜镜流变”分为“他山之镜——馆藏日本镜”“流光溢彩——玻璃镜传入”与“意蕴春秋——传统镜文化”三个单元。第一、二单元展出受中国铜镜影响而产生的日本和镜及明清时期自西方传入的玻璃镜,体现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第三单元则从文化史的角度切入,聚焦于凝结在铜镜中丰富、多元的文化价值,包括“慕古之思——仿古镜”“照妆窥容——仕女与镜”“镜与风俗——磨镜、镜听”三组内容。

  本次展览展出的铜镜数量较多,时间跨度大,涵盖战国到明清的铜镜,且种类丰富,时代特征鲜明。在介绍铜镜前,本次展览首先展出一座战国时期的铜鉴,来体现出中国铜镜“由鉴到镜”的发展史。汉代是中国铜镜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本次展览所展出的汉镜,其纹饰包含博局纹、山字纹、蟠虺纹等典型纹饰,上有“长宜子孙”“见日之光”“大乐富贵”等常见的汉代铜镜铭文借以反映汉代铜镜的艺术成就。唐代则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又一高潮,在唐镜部分,本次展览展出了葵花镜、菱花镜等多种形制的铜镜,纹饰有瑞兽葡萄纹、花鸟花卉纹及神仙故事镜等,由此刻画出唐代自由开放的时代风貌。宋代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在宋镜部分所展出的牌记铭文镜、人物故事镜等,都能够反映宋代铜镜的商业气息与丰富的市民文化生活。明清时期,铜镜越发成为人们生活中日常使用的器物,因此本次展览在展出各类铜镜之外,还同时展出了梳妆盒、首饰、书画作品等各类相关文物,力求呈现出明清时期人们使用铜镜时的生活细节。

微信图片_20230420110548.jpg

  本次展览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铜镜,并加以集中呈现,充分发掘出馆藏铜镜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是对中国铜镜发展历史的一次较全面的展示,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历史。

  本次展览中,有不少展品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在展览中,数面“瑞兽葡萄镜”显得十分特别,这是流行于盛唐时期的一种纹饰,“瑞兽”以狮子为原型,与其上的葡萄一样均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欧亚文明交流的象征。而日本和镜最初在中国铜镜的影响下产生,又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于日本江户时代又重新销往中国,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流行。日本和镜展现了中国与日本文化审美趣味的融合,其形成与流传的历史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绝佳体现。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玻璃镜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并逐渐取代铜镜,成为了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具。


浏览次数:
分享文章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